從ptt把自己寫的文章轉回來,因為本來是回應,所以顯得沒頭沒尾。也許哪天有空,再把它從到尾補好。
本篇雷很大喔!!
.
.
.
.
.
.
.
.
.
防雷分隔線
.
.
.
.
.
.
.
.
.
如果在推文一直續下去實在太長了,不如回文好一點。
我個人推崇砂之器的原因在上篇的推文已經有說了,所以這裡就不再贅言。
和賀的殺意究竟為何那麼深重?為什麼要這樣對待確實是於他有恩的人?
我覺得必須回到和賀所處的日本,並且考慮他生命的幾個轉折,或許更能解釋!
第一個是「痲瘋病」,在那個還沒辦法為醫學所解釋或醫治的時代,痲瘋被視為
天譴、並且傳染力極強。尤其是病患多半在缺乏照料之下而有肢體和臉部的殘缺
,這讓痲瘋病被汙名化得更嚴重。試想台灣的樂生療養院,其中的院民在療養院
所度過的是怎麼樣的一生?和賀是一個痲瘋病患的兒子,在別人的眼光裡他身上
帶有罪和病兩種標籤,這是他身為本浦秀夫一天就不能擺脫的包袱。以台灣樂生
的管理條例為例,痲瘋病患的懷孕會被施以強制墮胎的處置,因為害怕從病患身
上會帶有病原。如果懷孕是這樣,那麼已經生出來的小孩會被怎麼樣看待,也就
不難想像了。
第二,幾度「身分的變換」。這裡所說的是和賀自己的生命抉擇,當他受到三木
的照顧,甚至將被收養之際,他跑了!為什麼?因為即使他被三木夫婦所收養,
痲瘋病患兒子的身分仍然無法擺脫,罪和病的標籤還是糾纏在他往後的人生裡。
他一定要走,變成一個跟痲瘋病全不相關的人,或許這是他從過往流浪的旅程中
所感受到惟一的解決之道。再者,他遇到空襲之後,頂替了真正的「和賀英良」,
這是他所做另一個跟過去絕交的選擇。現在的他,身在一個過去想都想不到的位
子上,璀璨的前途、名門的妻子、有力的岳丈...這些除了源於他自身的才華,
還包括他偷天換日換來的乾淨背景,日本直到現在都還有婚前徵信這項業務,更
別提像田所議員這樣大戶會對女婿的身分背景有多在意了。如果連有情婦都是令
和賀擔憂的事,那麼這些沉重的過去對他來說又會是多大的包袱?
三木的來訪為什麼會啟動和賀的殺意呢?除了他所帶來的過往陰影,我認為還有
一個更重要的關鍵,就是他希望和賀去見父親一面!從這裡開始和賀被迫要面對
社會上對痲瘋病的偏見了,「痲瘋病療養院」是個什麼樣的地方?由於當初對痲
瘋病的不了解,世界上許多國家處理病患的方式多遵循「國際癩病會議」中的建
議──「強制收容,絕對隔離」,日本政府同樣是以絕對的強制力來管理、隔絕
病患和世間的接觸。因此,三木這個看起來沒什麼的建議,就有了很大的風險。
比如安排見面,要用甚麼理由安排?在大家都對痲瘋病避之唯恐不及,甚至覺得
一同呼吸都有可能被感染的時候,要和賀跑到麻瘋病院?我覺得大家不起疑心才
有鬼。
三木絕對是個好人,但是對和賀來說,他根本不了解這世界對待痲瘋病的方式。
而且和賀已經對自己的生命作出選擇了:他不要當本浦秀夫!所以善良的三木,
還有他堅定不移對人性良善的信任,讓和賀覺得他絕對不會了解自己所選擇的
逃避之路。由於三木是「善意」的,而且他的要求帶有幾乎不可拒絕,如果拒絕
自己就不是人的強大,所以根據和賀以往的作風,殺了三木並不是那麼讓人不解
的行為。
在「砂之器」裡,沒有人是絕對的惡,這樁慘案是眾多社會偏見、個人選擇交織
的結果。如果三木前來的動機是「勒索」,那麼他被害的理由就會更簡單易懂,
但正因為不是勒索,所以才讓人更深刻以體會到書名「砂之器」的奧妙,如果連
善意都可能推倒和賀構築的城堡,那麼這城堡不就正如書名一樣只是「砂作的城
堡」。